【奥迪a4导航怎么写地址】正确部署ar技术必须在车上。 -k8凯发

2022-12-23 08:22 23次浏览 文章

增强现实(ar)是一种能够将屏幕上的虚拟世界和真实场景结合在一起进行交互的技术。

2016年,在游戏pokmongo的大火中,ar也随着boko的梦想慢慢进入公众视野。

照片来源:《纽约时报》

如果是普通的宝可梦游戏,很难想象游戏形式会重复、单调的pokmongo会成为现象级手游。

其迷人之处在于,手机屏幕上的宝可梦可以和你一起躺在草坪上,一起玩现实世界的“奇幻冒险”。

还有哪些宝可梦粉丝可以拒绝体验小智的生活?

照片来源:pokmon go

可以说,pokmon go爆炸性的红色向人们展示了ar的潜力。

与100%虚拟vr不同,可以将虚拟图像“放置”到物理世界的ar中,从而提高用户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因此,ar在生活中应用更广泛。

请把ar放在眼镜上。

图片来源:谷歌

在ar诞生初期,人们对它的想象通常来自一副眼镜。

2014年谷歌在美国正式销售谷歌眼镜,价格为1500美元。

与pokmon go一样,google glass依靠ar技术实现虚拟屏幕和物理世界之间的即时交互,用户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偏振反射镜读取所需信息。

照片来源:时间

虽然价格昂贵、寿命不足、隐私也有问题,但很多人认为谷歌眼镜是移动设备的未来,其独特的产品形式似乎满足了未来可穿戴设备的所有幻想。

google glass真正的李彩在商业领域。

谷歌推出了google企业版(glassee),为商业用户提供了更长的使用寿命、更短的充电时间和处理器升级。

明尼苏达一家工厂的工人正在装配线上使用谷歌眼镜。照片是mprnews

国际物流企业dhl从2015年开始在仓库中使用google glass,dhl表示,该ar设备可以告诉员工如何最快地获得所需产品,并可用于跟踪库存,从而使平均运营效率提高了15%。

从长远来看,大幅提高效率,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c1837c1ed5?_iz=31825&from=ar;x-expires=1696234746&x-signature=opxs+xh/twwtlopwikvfkn1juyo=&index=5" width="640" height="360"/>

▲图片来自:dhl

不只是 dhl,波音、通用电气(ge)、亚马逊、爱科(agco)等企业都在使用 google glass,以提高其员工的生产效率。

把 ar 放到手机里

2016 年,随着 vr/ar 设备的大量涌现,其内容上的短板与隐忧也逐渐浮现,ar 这一新兴技术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明日黄花。

然而在 2017 年,苹果一把把它拉了回来。

▲图片来自:apple

在当年的 wwdc 上,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手握一台 iphone 7,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一杯咖啡、一盏灯,以及一个花瓶。当然,它们都是虚拟的。

苹果向开发者开放了 arkit 增强显示开发平台,极大地降低了 ar 应用的开发门槛,更为关键的是,消费者不再需要专门的 ar 设备,只需要一台 iphone,即可获得不错的 ar 体验。

▲ikea place

同年 9 月,宜家推出了基于 arkit 开发的 ar 应用——ikea place,通过它,用户可以毫不费力地将沙发、床等家具移动到家里的各个位置,以查看布局、颜色搭配是否合理。

这款应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宜家全球数字业务主管迈克尔·瓦尔德斯加德(michael valdsgaard)表示,一直以来,宜家都在期待这样一款 ar 应用的面世。

「我们等待像『苹果 arkit』这样的技术很久了。」瓦尔德斯加德说。

▲蒂姆·库克,图片来自:cnbc

苹果 ceo 蒂姆·库克(tim cook)曾在 2017 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ar 将成为主流。

虽然我们现在还只触及冰山一角,但它将永久改变我们使用技术的方式。

正如库克所说,ar 还存在着很多可能。经过几年的挖掘,ar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零售、运动健康等。

不过,ar 技术的应用范围虽然广,但大多局限于简单的内容呈现,真正触及用户痛点的,少之又少。

ar 最应该放在车里

论实用,ar-hud 得算一个。

作为人类的「第三空间」——汽车,在某种程度上,ar 技术与 hud 系统天然匹配。

hud(抬头显示,head up display)最早应用于航空军事领域,是一项为安全而生的配置。它可以把车速、导航等重要信息投影到驾驶员面前,降低驾驶员低头看仪表的频率。

自 1980 年诞生以来,hud 越来越清晰实用,可显示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但也有不少人认为,hud 是「高科技的噱头」。

▲1988 款通用 oldsmobile cutlass 上的 hud 可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图片来自:通用汽车

其中真正让 hud 转变为真实用车需求,摆脱争议的,是导航信息的加入。

当我们越来越依赖导航时,开车低头看导航正成为一种极不安全的行为——

当车速为 120km/h 时,低头 1 秒看导航,就相当于盲开 33m,而路况更为复杂的城市道路,则让低头看导航这件事变得更加危险。

▲常规 hud 所显示的导航信息

显然,带导航信息的 hud 是一个不错的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物理层面的局限,普通 hud 所显示的导航信息通常都比较简单:箭头 距离,完事儿。

ar 的引入,则大大提升了 hud 的实用性,直接投影到前风挡上的 ar-hud 不仅可以结合道路情况,清晰地为驾驶员呈现导航信息,部分车型还拥有跟车目标识别、碰撞预警等功能。

飞凡汽车 华为=最佳拍档

ar-hud 是一个极为精密的光电系统,它需要整合 adas 系统所采集到的行车信息,辅以优秀的人机交互设计,将信息投射到前风挡上。

所以说,ar-hud 也有好有坏,在这一领域,称得上「最佳拍档」的,应属飞凡汽车和华为——两个在各自领域都堪称翘楚的品牌。

▲ar-hud 的成像原理

最近我们注意到,飞凡汽车公布了旗舰车型飞凡 r7 所搭载的智能座舱。

除了拥有中国品牌车型中尺寸最大的三联屏,飞凡 r7 全球首发量产的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也颇有看点,称得上是解读 ar 技术与 hud 结合的极佳例证。

对于这套 ar-hud 的性能,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 分辨率
  • 最大 fov(视场角)
  • vid(虚像距离)
  • 亮度
  • 对比度

首先是分辨率,这个好理解。与手机、电脑的屏幕一样,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则越细腻。抬头显示的分辨率通常与光机类型有关,常见的光机类型有 3 种:tft-lcd、dlp,和 lcos。

tft-lcd 抬头显示光机,我们可以在奥迪 e-tron 和大众 id. 系列上看到。其原理是通过背光光源照亮 lcd,并由 tft 驱动像素点的光源偏振状态改变,从而呈现不同的明暗。

▲奥迪 q4 e-tron 的 ar-hud 采用了 tft 方案

相信大家从「最常见」这三个字中能够看出,这类光机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缺点当然也是有的,分辨率低,亮度及对比度有限,热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

dlp 指数字光处理技术,其数字微镜芯片(dmd)会先将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后,再进行投影,每一个像素都由一个微反射镜进行精准控制。

▲dlp 光机的机械结构非常复杂

相较于 tft-lcd 光机,dlp 有着不错的亮度和对比度,且在温控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可有效解决阳光倒灌的问题,能够在奔驰 s 级和 eqs 这样的豪华车型上找到,其缺点是机械稳定性较差,支持 2k 分辨率也较为困难。

▲梅赛德斯-奔驰 s 级的 ar-hud 采用了 dlp 方案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足,让 dlp 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常被诟病,所以又诞生了 lcos 光机技术。

lcos 光机是新一代的光电处理和显示技术,它的原理比较复杂。

简单来说,lcos 也能够实现像素级的相位调控,但 lcos 并不包含机械装置,因此有着较高的稳定性。

飞凡 r7 的 ar-hud 系统所使用的,正是采用了 lcos 方案的华为 odp 光学引擎。

它拥有超过两百万个反射像素单元,能够在飞凡 r7 上实现 1920*730 的业界最高分辨率。

在亮度和对比度方面,这套系统可以做到 1200:1 的高对比度和 12000nits 的超高亮度,有效解决了此前强光倒灌看不清内容,甚至干扰驾驶员视线的情况。

即便在正午加雪地这种极端场景下,也能为驾驶员提供清晰高亮的画面。

而在大家经常遇到的类似进出隧道亮度突变的情况时,它则会根据外部环境光的强度变化,自动调节图像的亮度,保证图像显示清晰,以减轻驾驶员眼睛可能出现的短暂不适,提高驾驶安全性。

接着,我们来讲一下最大 fov,也就是视场角。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以眼睛为顶点,虚像的两条边构成的夹角就是视场角,它分为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视场角越大,hud 的显示面积也就越大。(是不是有种上物理课的感觉。)

飞凡 r7 的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拥有 13°*5°的超广视角(据了解,这也是目前全球量产车型最大视场角),可以形成一个位于 7.5 米外的画面。

说得直观一点,它投影出来的画面能覆盖 3 个车道。

▲飞凡 r7 的 ar-hud 可覆盖 3 个车道

显示的面积变大了,能够呈现给驾驶员的信息自然就多了,从根本上提升了 hud 的实用价值。

除了常规的车道引导、跟车时距等行车信息,飞凡 r7 还可以结合 adas 系统,提供车道偏离预警、障碍物碰撞预警等重要的安全辅助信息。

除了常规的车道引导、跟车时距等行车信息,通过 ar 将地图 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信息与实景叠加,飞凡 r7 还可以显示沿途的充电站、景点、停车场、餐厅、商场等地点,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极大程度地方便了自驾出行。

不仅如此,这套 ar-hud 还直击痛点,做到了全天候适应,即便是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之下,依然可以精准显示前方的车辆或行人。

飞凡 r7 的 ar-hud 系统也兼具娱乐功能,可以提供驻车平视影音体验,让等待也充满乐趣。

除了通过硬件赋能,传统 hud 解决了亮度和分辨率较低、视角偏小、显示信息有限等问题以外,飞凡 r7 这套 ar-hud 还有强大的 ar 算法加持。

对于 ar-hud 来说,优秀的算法能够让行驶信息指引的画面更加稳定、协调,即使长时间驾驶也不会眩晕,画面与路面的贴合也更精准,决策指引信息的显示也能更快更及时,让你免于承受错过路口之痛。

总体来看,正如其「极智高阶纯电 suv」的定位,搭载了华为 ar-hud 的飞凡 r7,无论从显示效果,还是应用场景上,都让 hud 不再鸡肋,切切实实给用户带来了更为前瞻、先进、智能的高价值体验。

值得一说的是,从飞凡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中,能够看出上汽对于发展智能汽车的决心,其下一阶段的 ar-hud,可能会朝着更大画幅、更高清晰度、裸眼 3d 等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

2022 年,我们身边的 ar 设备已经换了一代又一代,智能手机 ar 应用的流行也已有时日,以苹果、google、华为、meta 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在不断加大投入,只为尽早抢占 ar 生态的主导地位。

但无论是 ar 眼镜还是 ar 头显,它们显然都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攻克,更重要的是使用场景的挖掘,提高其必须性。这不仅需要科技厂商的努力,也需要耐心等待大众认知在技术进步中的逐渐转变。

而在此之前,汽车作为我们移动智能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ar 与 hud 的结合,正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实用价值与必需性,从而成为我们在「第三空间」里的重要伙伴。

换言之,如题所言,汽车才是 ar 目前最正确的摆放位置。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