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08:53 2次浏览 旅游

博罗县原州镇九潭义合村3处古码头遗址被发掘,“再次看到天空”的事实在当地成为话题。

然而,古码头遗址该如何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3月8日上午,博罗县园洲镇再次邀请市、县多位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展开研讨。博罗园洲还计划根据周边地理、人文环境,在遗址周边打造“一馆一园一线一区”,铸就“苏东坡泊岸游罗浮”精品旅游线路。

古码头1:疑似苏东坡游罗浮泊岸遗址被重新挖掘出来。

现场

3个古码头间隔约五六十米

日前,博罗县园洲镇在辖区九潭义合村分别挖掘发现了3个古码头遗址。3月8日上午10时许,东时记者在九潭义合村看到,该村文化广场旁有一棵细叶榕,第一个被挖掘出来古码头遗址就位于这棵大榕树旁,挖掘现场已被护栏围了起来。

放眼望去,这个古码头由7级巨大红石条砌成,长约5米、宽约3.25米。红石的下方有不少积水,不远处是另外两个古码头遗址。3个古码头间隔约五六十米,其中一个为17级埠头,长约7.9米、宽约2.6米;另一个为11级埠头,长约7.1米、宽约3.2米。古码头用料多为红砂石,少量青石,之间也有不少红砂石整齐堆放。

“以前有一条河,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虽然古码头遗址被挖掘出来已经数日,现场还是有不少村民在护栏外议论纷纷。43岁的村民翟水河告诉东时记者,自打记事起,这3个古码头就有了,他还听说3个古码头分别为冠古、登俊、街上3个户头所有。

60多岁的村民翟少波也告诉东时记者,相传苏东坡游罗浮山就是从这下船登岸的。儿时,大榕树前还是一条河涌,岸堤边还能见古石堤。河边有码头,主要用于停船上下客,或装卸货物。

古码头2:相差数十米,共挖掘出三个码头,这是中间位置的码头。

古码头3:第三个码头,显得稍微比较小,阶梯已经凌乱。

考究

或是苏东坡游罗浮泊岸遗址

义合村的古码头遗址是否就是苏东坡游罗浮山登岸地?3月8日上午,博罗县园洲镇再次邀请市、县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讨论、考究。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提到了苏轼《东坡志林》中的记载:“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坡居士迁于惠州,舣舟泊头镇。明晨,肩舆十五里至罗浮山。”

据民国《博罗县志》记载:“泊头圩距山(罗浮山)十五里,即宋泊头镇。广惠二郡舟楫及自陆至者皆泊此。”原来,泊头镇早在北宋以前已形成圩市,这也是博罗较早有史志记载的圩市。另据九潭义合村村史介绍,泊头镇位于槎溪之畔,故又称槎溪镇,曾居住有程、杨、戚、杜、苏、吴、黎、孔八大姓人家,人口多达7000人,历史上曾是一个水陆交通方便、四方村民踊跃前来贸易的繁荣大镇。

对此,从事文物工作30多年的博罗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博罗县博物馆原馆长黄观礼向东时记者介绍,早在33年前,他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曾到过九潭镇义合管理区。当时,榕树前还是一条河涌,岸边也能见到一些红石堤。由他主编的《博罗县文物志》中,也有关于泊头镇遗址的介绍。

东时记者查阅嘉靖《惠州府志》发现,泊头村原有一条“登山堤”,用以堤防山溪的暴涨。义合村发现的3个古码头有堤石相连接,应该就是湮没已久的“登山堤”。而为何取名“登山堤”?或许与苏轼在此上岸登罗浮山有关。

严艺超手绘东坡游罗浮山路线图

●九月二十六日

东坡由石龙抵达泊头镇,当晚夜宿泊头

●二十七日晨

乘肩舆(即轿子)登山,先至延祥寺、宝积寺,

再到冲虚观,晚宿宝积寺中阁禅院

●二十八日

返回泊头镇,回石龙,继续前往惠州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