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3 16:26 2次浏览 生活

2018-11-23 11336034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张卉

临安的山地蔬菜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享有盛誉。金凯华照片

说到临安著名的农产品,你会想起《老三宝》——车、竹笋干、核桃。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临安的“新三宝”产地蔬菜、小红薯、精品水果也声名远扬。目前,临安已经基本形成了天目雷笋、临安核桃、天目竹笋干燥、天目清洁、天目山蔬菜、天目牛红薯等“天目”系列地区品牌格局。

杭州市临安区是“江南最大的蔬菜竹园”、中国有机茶发祥地,因地制宜地发展了竹笋、核桃、粮食、畜牧业、蔬菜、茶叶、水果、鲜花等农林特色产业,实现了“绿水青山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临安核桃、天目竹笋、天目竹笋登上了全国农产品价值100强。更引人注目的是,在2017年和2018年的中国水果业品牌大会上,临安核桃地区品牌分别以22.58亿韩元和24.95亿韩元的评价价值连续两年占据中国水果地区公共品牌价值排名坚果第一,全省品牌价值第一。

在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中,临安如何实现新老产业的完美延续?最近记者深入临安各乡镇,试图找到其中的真谛。

苛刻的标准

核桃向产地蔬菜的转化

2016年g20杭州峰会,让临安产地蔬菜的苛刻标准很好地显现出来。

绿色有机蔬菜最重要的是减少农药残留。临安的特别供应蔬菜连除虫、除草、浇水都很仔细。在基地周围建设20多米高的农作物隔离带,防止农药在邻居土地上飞散。部分基地干脆包装到周围作物的除虫,一律使用基地专用的“高效双低农药”。就除草剂而言,它是一点也不能使用的,一律用黑幕覆盖防草技术。为了让特级蔬菜无忧地生长,菜园还装备了最精良的防风、防涝、防干旱装备。五个基地都是最坚固的塑料大棚支架,可以抵御10级大风。各基地设有专用水库,采用微滴灌技术,干旱期生产过程无忧。"临安特级蔬菜的质量规格已经超过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仓库领导能力总评价。

g20杭州峰会结束了,但这个特殊供应基地的生产标准却依然存在。

山路盘旋。10月份登上特供基地之一海拔900米的临安郎园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时,感受到山上新鲜的空气和清凉的气温,精神突然一振。基地负责人方锡兴奋地告诉记者,7月中旬,今年首次高山茄子上市,以每斤5 ~ 6韩元的价格仍然空无一人。

每年夏天,蔬菜供应的传统淡季。但是由于山的温度低,受到时差的影响,临安的高山蔬菜趁货源少反而卖高价。“就在高山茄子上市之前,市面上当地茄子的东西太多了,每斤卖几毛钱。”方锡高说。

除上市时间错开外,得益于在生产技术、蔬菜检验、等级包装、生产跟踪、产品储运方面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标准,临安“天目山”品牌产地蔬菜的品牌认知度越来越高。2012年6月,临安蔬菜产业协会为了促进山地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了《临安山地蔬菜产业诚信自律联盟公约》。根据公约,临安辖区内使用“天目山”商标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必须执行统一的标准。

据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蔬菜专家介绍,临安山地蔬菜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流程。如果是佩戴“天目山”商标的临安产地蔬菜,那么无公害蔬菜,即蔬菜中有害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只要不危害人体健康,市民就可以放心食用。

临安区农林技术振兴中心主任吴丽娟认为,临安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已经是固有的传统,山地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只是核桃的完美延伸。

临安核桃也是临安著名的农产品品牌,面积、产量、加工量均居全国首位。因为离省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省阿林所等科研机构很近,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技术支持很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近年来,临安致力于推进核桃生态化标准化经营,林下炮种、土肥料测定、张网采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基本成熟,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临安的采水管理水平比较高,长期实行统一开封,近年来开始实施自然乐果法、张网采水法,保证核桃的质量。2017年12月20日,临安在北京成功发布了“中国临安核桃指数”,综合指数达到92.59。

山核桃。金凯华照片

合作社基地农户

产销一体化品牌管理体系的构建

小香薯

临安天目山小香薯,红皮薄如纸,果肉软糯无筋,入口即化。作为“迷你”红薯的一个品种,天目小香薯以其绿色健康、营养价值高,从市场上2000多个红薯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小香薯。

作为临安农产品的“新三宝”,天目小香薯2017年复种面积约2万亩,产值约1.5亿元,面积比上年增加20%。随着天目小香薯品牌知名度的日渐提高,电商和微商成为天目小香薯的主要销售渠道,除京东、阿里巴巴大品牌外,淘宝、赶街、中国电信集采平台等知名电商也争相在临安设立机构,销售天目小香薯。

在销售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广东番薯等外地番薯也涌入临安市场试图假冒“天目小香薯”的名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成立合作社,将分散的基地和千万农户有机整合在一起,建立产销一体化品牌管理制度,就非常必要。

天目山镇九里村是天目山小香薯的发源地之一。2000年,该村的农户从省农科所引进“浙江省‘十二五’十大好品种”之一的“心香”品种,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九里村成为国内种植小香薯最早、最成功的地区。2017年8月,淼楠小香薯专业合作社、水洋红小香薯专业合作社、灵溪甘薯专业合作社等9家合作社在该村合并成立临安侬家小番薯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据该联合社理事长朱益胜介绍,该联合社的成立,就是为了从产销一体化角度更好地维护天目公共区域品牌。“我们不但抓生产,统一绿苗、化肥,进行种植管理;还抓销售,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以确保天目山小香薯的品质。”

在朱益胜那儿,记者看到了天目小香薯的包装盒,清新的绿色,上面打着“临安侬家小番薯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监制的落款。据朱益胜介绍,本地小香薯一般每年6月底才上市。为了让消费者对外地番薯和本地香薯作出区分,他们想出了这个礼品盒的点子。“我们发动本地农户,用这个包装盒包装本地香薯。进礼盒的香薯,我们要求必须是3年以下苗,个头1至3两重,而且经过农药残留量的监测。由于统一进价,包装盒的进价成本降低了,这样还有效降低了小香薯的销售成本。”

在传统的农户分散种植前提下,如何集中打出农产品品牌?合作社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小香薯一样,临安产业历史更久的山核桃、山地蔬菜普遍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近日,记者在临安区市中心看到了临安首个蔬菜体验门店——“梅大姐”生鲜体验店。店门口,扛着锄头、戴着草帽的梅大姐logo标识十分耀眼,g20杭州峰会食材总仓供应企业的金色招牌分外醒目。据悉,这个体验店是由当地“梅大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绿川农业”和“高源蔬菜”成立了“三地蔬菜联合社”后统一设立的。

走进店堂,迎面看到的就是一长排沿墙而立的大冰柜,上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高山蔬菜,大多数贴着“梅大姐临安高山蔬菜”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防伪标签”的字样。

“梅大姐”是临安“天目山蔬菜”区域公共品牌下的企业品牌,在当地颇具盛名。临安山地蔬菜要求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梅大姐高山蔬菜就达到了绿色标准。“高山蔬菜是我们店里的招牌,虽然陈列量只占店里的一小部分,但销售额占了一半左右。”“梅大姐”生鲜体验店相关负责人介绍,可见高山蔬菜的魅力所在。

临安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也是临安一家知名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记者在该合作社位于清凉峰镇的基地上看到,300亩左右的基地沿山头分布,分“体验采摘区”“观赏池休闲区”“有机种植示范区”“绿色种植区”等。负责人方锡高介绍说,基地种有茄子、四季豆、甜玉米,在勾庄农贸市场设有直销点;每年寒暑假,也有不少游客来此游玩,购买蔬菜。“整个村的地都被我承包下来了。只要有地,我就不愁蔬菜的销路。”过段时间,生产用房建起来后,基地会更上档次,蔬菜将有专门的分级包装中心、检测站和冷库。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临安区蔬菜产量22万吨,全年蔬菜产值6.59亿元,产值同比2016年增1.22%。其中山地蔬菜播种仅3.9万亩,产量8.75万吨,但产值却占了一半多,达到3.93亿元。临安山地蔬菜的效益的确喜人。

培育电商“白牛桥牌”

农产品销售日益专业化

无论是农业生产企业,还是农业销售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小而散的现状在浙江非常普遍。如何改变农产品小而散的现状?集中“出拳”非常重要。

昌化镇白牛村是临安首个淘宝村,早在2007年,就出现了首批“淘宝掌柜”,被誉为“中国电商第一村”。据临安区商务局副局长王治军介绍,临安将依托“淘宝第一村”的“白牛效应”,打造集电商生产、电商游学、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电商小镇。

为持续放大“白牛效应”,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电商产业转型升级样板,临安区推出“白牛电商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在这份行动计划中,电商的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是大家关注的内容。

据悉,电商小镇将培育白牛电商产业化,并以建立农产品安全体系为目标,实施规范化生产,提升加工工艺水平,打造农产品电商“白牛标准”“白牛牌”:一是商标注册,以“白牛桥”为名称进行商标注册,打响“白牛牌”;二是qs分装,加大qs分装认证覆盖面,在电商项目建设中引入qs分装项目,在实验室、仓储中心等环节采取集中场地共建,打造农产品电商“白牛标准”;三是创新发展,充分依托青山湖科技城、天目医药港等高新技术资源,以企业为主体,探索创新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新品研发,积极申报专利,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加品牌影响力。

“我们将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主导产品深度开发,通过国资公司参与引导,专业包装、专业整合、专业宣传。”王治军说,“比如现在市面上打着临安山核桃旗号的外地山核桃质量参差不齐,对本地山核桃冲击不小。如果在销售端加强把控,让国资公司参与进来,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品牌的包装和提升。随着电商企业的日渐壮大,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

按照电商小镇的目标,到2019年,培育网销额超亿元电商企业2家,网销额超5000万元电商企业5家,网销额超1000万元电商企业20家。山核桃坚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50亿元。而随着电商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和一些大型快递品牌的合作,电商的物流成本也可以降低。

2017年,临安区农林产品网上销售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除了网上销售讲究专业化外,通过农旅结合,做足线下销售文章也十分重要。

每年一到农产品上市季,临安的农产品节庆活动就分外热闹。今年7月初,天目山第三届小香薯文化节照例在天目山镇九里村进行;而每年的4月份,适逢临安本地茶叶品牌“天目青顶”开采,临安也会搞茶俗文化旅游节,至今已是第七届。临安区旅游局副局长楼静介绍说,无论是小香薯文化节,还是茶俗文化旅游节,都是借节庆活动设计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旅游中品尝茶叶或小香薯,从而打响临安的天目区域公共品牌。“这样的节庆活动效果很好。为了扩大影响力,以后类似活动还将尝试走进上海和杭州。”

链接

“浙里味道·品牌计划”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重点培育的创新项目,同时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项目,旨在发掘一批真正代表浙江区域特征和整体形象的卓越品牌,以强大的传播影响力、资源开发力、平台整合力,为其提供系统化、高层次的品牌培育提升服务,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浙里味道·品牌计划”的首创活动——“十城百味”品牌塑造公益行动,将在全省范围内发掘符合“注重区域品牌建设、独具城市个性特色、体现独特文化韵味、拥有优良生态环境”特质的十个城市、符合“品质优良、行业领先、独具品味、良好口碑、文化传承” 特质的百种“味道”进行品牌培育提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