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 17:25 2次浏览 旅游

都在中国。都是夏天。

有些地方天气热,井盖能烤鸡蛋。

有些地方不仅不需要开空调。

而且天气冷,要穿羽绒服。

今天,地理军从地理的角度出发

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中国的夏天不热。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

因为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

特别是热作用的差异

所以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

我们大陆都将受到季风的影响

夏天

始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源自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

始于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

从南到北将继续影响我们大陆

最长4个月

夏天炎热的天气导致了——。

“赤日炎像火一样燃烧,田野庄稼一半干枯。”

所以夏天也被称为“高夏天”

所以我们夏天避暑

事实上,正在躲避季风

而且他们带来的不便

资料来源:陈慧《中国避暑型与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8月)

云贵川

西南宜居地带,江阳地

中国三大地形单位——

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交叉地带。

有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宜居地区

在这个海拔1200 ~ 2300米的地区,

冬暖夏凉,寒暑都恰到好处,四季如春

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从行政区域看

这个四季都很合适,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和中部

还有贵州省的西部地区。

呈带状分布。

打开地图

西昌、攀枝花、昆明、贵阳、六盘水。

.

想起一座城市

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个四季创造了春天般宜居的地区吗?

众所周知,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会降低6

夏天西南宜居地区的北部和西部

高耸的南北大山脉几处

北部的岷山,努林山

西边的高里贡山,维罗雪山。

成千上万公里的山。

切断和减弱了海洋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

季风可以沿着干燥的山谷走,但

从南向北影响,波及到这里

但是云贵高原本身的高海拔是

南方来的季风抵消了对这个地区的影响

因此,气温调整到舒适宜人的水平。

四川雅安市蒙顶山的茶园被自然植物包围

在晨雾中洗澡

照片/黄健

《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8月以后)

西藏

拉萨,凉爽的夏天我送了林卡。

夏天是拉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也是游客最常去的季节

八秋街的游客比换当地经典的人多

对当地人来说,

夏天最好的活动是经过林卡

林卡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花园”

所谓的“果林卡”就是郊游

城市的罗布林卡登

稍微远一点的铁合寺,沙拉寺院

附近的林地

更远郊区的森林里,草原上,河边

到处都是休息、玩耍、尽情玩耍的人

加入林卡的人群时,

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令人陶醉。

愉快悠闲的气氛;快乐舒适的人群

脚下草绿的大地

头顶上蓝色惊人的天空,悠悠的云

还有那炽热的阳光

拉萨的夏天,骄阳很高,但

但是不会让人感到热

因为

高原上阳光很强,但

但是空气污染少,空气透明度高

温室效应弱

热能能很快散发出来

所以气温高,哪儿也去不了。

拉萨夜雨洗去清凉的夏天

拉萨的夏雨季节一起——白天到碧空万里,一直下雨到晚上,高原山谷的特殊地形造就了这种独特的气候现象。

频繁的降雨减轻了夏日的炎热,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净化了空气,使拉萨的夏天变得更加温润怡人。(摄影/扎西平措,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大拉萨特刊)

新疆

阿勒泰,惬意的夏牧场

位于阿勒泰地区的阿尔泰山

位于中国新疆与蒙古、俄罗斯交界之处

山体起伏多变,由数条支脉组成

是影响中国北方气候的地理“山口”和“空调机”

海拔2300米以上的山地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带

是举世公认的优良夏牧场

千百年来,生活在阿勒泰的哈萨克族等民族

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

每年6月向阿尔泰山夏牧场转移

对于牧人而言,夏牧场的生活如此惬意

气温凉爽舒适,蓝天白云

山花似海,水草丰美

小羊也迅速长大,养得膘肥体壮

然而幸福的时光很短暂

8月下旬,山区降雪

牧民就要将牛羊向山外驱赶

开始从北往南游牧

在四季牧歌中

夏牧场是旋律最悠扬的章节

摄影/田永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阿勒泰附刊)

黑龙江

三江平原,夏日如此短暂

三江平原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

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

西邻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

它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不断迁移和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平原

因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三江平原可以称得上

中国农业生产中最冷的地方之一

已接近了稻米种植的纬度极限

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4℃

这里的夏季短促而凉爽

气温多在22℃以下

最热时也会有几天达到30℃

这里的夏日

空气湿润但不黏腻,很清新

苍远辽阔的大地与云卷云舒的天空

满眼都是一幅幅

有着浓郁北方色调的风景油画

鸡西虎林市珍宝岛附近的湿地

摄影/韩玉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6月)

山西

五台山,好一座清凉山

当北京城暑热难耐时

而距离北京约350公里外的“五台山”

却有意想不到的清凉

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

阴历七月二十八日

旅行家徐霞客从北京城出发

这时虽然已是初秋,但依旧烈日炎炎

他从京师南下阜平,再折向西行

进入群峰颠连的五台山界

最先遇到的是南台,气温骤降,暑气顿解

他写下:“初六日风怒起,滴水成冰。”

五台山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

但气候特征却和大兴安岭差不多

五台山诸峰中北台最高,海拔3061.1米

冠绝华北,也是太行山系中的最高峰

所以被誉为“华北屋脊”

高峻必然寒冷,暑气很难爬上它的山腰

按照气象资料

北台年极端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4.8℃

即使在最热的7、8月份

山上平均气温也不超过10℃

图中的高山草甸

宛如绿浪翻起无数的石块

人称“龙翻石”

摄影/陈敬哲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8月)

河南

鸡公山,中原也有避暑胜地

河南之南,地处大别山脉的鸡公山

是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的

中国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此山之闻名,时间不过百年

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誉

站在酷似鸡头的山上

可俯视田园平畴,河光水色

山峦葱翠好似整块的绿宝石一般

据气象资料,全年4—10月的七个月中

鸡公山月平均气温为11.8—23.6°c

温度高于35°c的天气年均只有一天

盛夏时节

当南边的江汉平原和北边的黄淮平原

被炎炎烈日炙烤时

鸡公山上却是

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

气象学家的解释是

鸡公山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

是冷暖空气交汇区

山体两侧峡谷深平,似两条风廊

加之山谷易于通风,有“无日不风”之说

风带走了夏季的炎热酷暑

再加上直接受江淮气旋、

江淮切变线、江淮梅雨的影响

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对降温解暑起到了关键作用

◎ 突起云霄疑健斗,乍惊风雨欲长鸣

鸡公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雨量充沛。夏秋两季的朝暮之时,云海如潮,涌入山峦谷间,海拔约765米的鸡公山主峰——报晓峰突兀耸立于群山之间,因形似一只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远观宛如大海中的岛屿,浮动于万顷波涛之上。(图自《中国国家地理》河南特辑)

河北

北戴河,度假天堂

北戴河7、8月份平均温度为25℃

由于有海水调节

夏天也不会出现闷热难熬的“桑拿天”

上世纪20年代

北戴河是与夏威夷齐名的避暑胜地

被称为“东亚避暑之冠”

与其他由外国人开发的避暑地不同

北戴河是中国第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由清政府确定的

自主对外开放的避暑地

清政府勘定

赤土山以东至秦皇岛作为通商口岸

戴河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内三里

以及往东北至秦皇岛对面鸽子窝一带

作为各国人士避暑地

准许中外人员相杂居住

所以,北戴河避暑地从诞生之初

便融入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努力

夏季,这里是一个海风沁润的悠闲小城

清爽干净的街巷和滨海栈道

让整个度假区都显得幽雅清静

掩映在密树之中的建筑别墅各自张扬着神采

也各自守候着历史

见证着日复一日的潮涨潮落

摄影/张德志

2012年12月

江西

庐山,文人雅士的清凉世界

“匡庐奇秀甲天下”

以气候凉爽著称的庐山

有着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

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

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

李白、白居易、苏轼……

行迹至此的文人骚客

无不与它发生一段隽永的“恋情”

那些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诗文

便是他们写给庐山的情书

近现代以来,因为山顶牯岭地区

与英文“cooling”的音译不谋而合

所以也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国人

正因为山高

所以庐山的春天来得晚

夏天也格外凉爽

虽然1474米的海拔

和其他名山大川相比并不算高

但周围低平开阔的地势

凸显出这座山峦的谷深峰陡

相对高度使得一山上下气温差异明显

守着暑热难耐的九江大火炉

夏季平均气温22℃左右的庐山

自然成了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大天池云海

摄影/殷锡翔

(图自《中华遗产》2015年8月)

大热天的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真心是一句充满关怀的叮咛

看了上面几个避暑胜地

你是不是也发现了

中国的避暑型宜人气候

呈明显的“两高”分布特征

主要集中于中高纬、高海拔地区

根据人体感知温度

和避暑型气候分布的地理位置

及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

我国适合避暑的地区,可分为五种类型

西南高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

东北山地平原型、中东部山岳型、

环渤海低山丘陵型

◎ 资料来源:陈慧《中国避暑型与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月)

想了解文中提到的避暑地吗

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点击封面图查看、购买杂志电子版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电子版

以下8期 每满88减8

限时活动截止至

7月19日24:00

《中国国家地理》大拉萨特刊

– 四季皆备 四时皆美

– 拉北环线 环拉萨最美的景观大道

– 拉萨周边徒步

《中国国家地理》河南特辑

– 鸡公山:中原避暑胜地

– 这里是中国

– 河洛嵩岳,天地之中

《中国国家地理》阿勒泰附刊

– 你不知道的阿勒泰

– 阿尔泰山 | 中国雪都 人类滑雪起源地

– 喀纳斯湖 | 北疆明珠 高山奇湖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1期

– 极端冷热,也竞天府?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期

–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

《中华遗产》2015年08期

– 中国四大避暑地

– 清凉界里的权与争

– 北戴河 海山有主孰为功

《中华遗产》2017年08期

– 五台山,看得见的清凉

– 五台山的造化

《博物》2009年06期

– 庐山 文人雅士的清凉世界

还想看更多杂志电子版?

点击下图

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小程序

你错过的经典这里能看

别错过哦

– < end > –

编辑 | 小葇

地理君在这里等你

买好物

看杂志

逛世界

发现美

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网站地图